top of page
  • Alashi Takashi

06/08 修,橫跨歐亞


SURLY LHT

修是我們剛進火坑的車友,剛結束北海道單車行的他,發現目前的車子與裝備已無法滿足他的需求與用途。 多方尋覓下,因為相信我們對旅行車的技術與經驗, 特地從新竹北上找我們幫他打造一台,可以陪伴他完成這趟橫跨歐亞的好夥伴。 七年級的他,離開了令人稱羨的科技公司,問他為什麼,他說這些年打拼下來, 雖然生活無虞,但已經慢慢地感覺到彈性疲乏,失去了剛進這個產業的熱情與初衷, 他希望在對現在的生活方式產生厭煩之前離開,也許以後還會回來當工程師寫寫程式, 不過現在的他想要藉著轉換跑道的機會,完成一直以來想做的事情。 我說,這是急流湧退,又或者是為了走更遠的路。 在充分了解到他的故事後, 我們根據他的路線、里程、經過國家、行李多寡、旅行方式,來討論最適合他的旅行車配置。 (通常是討論露營或者是住旅館,選擇露營野炊,就必須帶上全套露營裝備,當然,鍋碗瓢盆都要帶上。) 說到這,我們先來回答最常見的大哉問其一: 到底我要選擇平把、彎把抑或是蝴蝶把? 直接說結論: 1.騎經的國家山路多,像是滇藏公路、帕米爾公路,就選平把 平把視線高,身體的重心較彎把往後,長下坡也較安全穩定,心裏的壓力也會比較小一點, 寬把手設計,在過彎時,轉向操控性更好。 2.騎經的國家平路多,像是橫越美國、橫跨歐亞(俄羅斯線),就選彎把 彎把可以握的位置多,可適時地改變身體姿勢,讓不同部位肌肉群休息。 最常用的煞把位可同時使用煞車變速;上把位, 姿勢較沒這麼「趴」,可讓身體上半身肌肉休息;下把位,煞車力矩長,用於長下坡。 2.蝴蝶把擁有彎把的優點,握的位置多,又可適用登山車系統的變速套件,常見於環球騎士的旅行車上。 而平把旅行車搭配Ergon長牛角人體工學握把套,也可達到同樣效果,握感很好。 我現在的旅行車即是用平把+Ergon ,自從在印度受了傷之後,我深深覺得單車旅行不用求速度,安全第一。

雖然修在平把、彎把之間猶豫很久,習慣公路車速度的他,最後選擇了一體式煞變把、彎把、細胎、三盤。 早上我還在幫他清理自己帶來的車把手,結果裝到一半,修就翻盤,想改平把配粗胎, 他說上禮拜聽完小雨騎中亞的故事後也生火了,想在中亞五國多待上一些時間,這樣一來,彎把細胎的設定就不適用此路線。 「沒問題!畢竟是要一起走好長一段路的夥伴,不能將就,馬上啟動B計畫。」

另一方面,修也想參與這台旅行車的組裝過程,於是我一邊組車一邊跟他漫談旅行單車。 中間還有位下禮拜要去歐洲單車旅行三個月的邱大哥來訪, 傍晚阿茅也騎了他的新戰駒來,晚上跟修賢伉儷又去吃汐止車站前的大腸麵線。

趁著細胎換粗胎的機會,就讓修練習怎麼拆換內外胎,

這條Schwalbe的外胎防刺效果很好,但也很厚很硬,比公路車外胎難裝很多 , 修換到滿頭大汗,而且果不其然地挖破了兩條內胎, 於是我放下手邊工作,開始了環球騎士環球必備第一課-補換內胎。

先確認內胎前後,尖的排水紋朝前面。

參考外胎上標注的最高胎壓,考慮到熱脹冷縮,通常我們都是打到胎壓上限少10, 例如這條外胎上限是70PSI,就打到60PSI就夠了。

挖破了兩條,修不禁垂頭上氣。

拆內胎手勢一:第一隻挖胎棒輕輕撬出外胎,用左手大拇指抵住。

拆內胎手勢二:距離第一隻挖胎棒十公分,此時需要多費一些力氣,用手掌的力量再下第二隻挖胎棒,記得輕輕地「橇」就好,挖太深內胎也會破。

拆內胎手勢三:最後用右手掌及手臂的力量,同時將兩隻挖胎棒下壓,即完成拆卸動作。

我習慣用「徒手」的力量裝回外胎,用挖胎棒會增加挖破內胎的風險。在這裡提供一個小Tip,最後一小段外胎通常是最難裝的,記得要把同一側的外胎翻一翻,這樣會好裝很多。

裝好內胎後,記得以左手大拇指翻開外胎檢查,只要看得到內胎,就要重裝,不然一打氣就被夾破了。

終於在天黑之前完工,趕緊拉到外頭拍照留念,借用隔壁鄰居的燈打光前,先跟對方打聲招呼。

這次使用的系統是Shimano LX T670,搭配44-32-24的登山大盤搭配11-36的飛輪,這樣的齒比有絕佳的爬坡能力,更適合負重旅行。使用的鏈目剛好是116目,新買的KMC鏈條拆開包裝就可以用,不需要打掉多餘的鏈目。

手機架就裝在龍頭上,在國外導航時就很方便使用。

坐墊使用Brooks的皮椅,俗稱「坐久了就是你的」, 有別於大部分車友使用標準版的寬度,修選擇的是跟我車上一樣的Narrow窄版。

雙腳架使用瑞士品牌Pletscher ,搭配SURLY今年剛出的新玩具-腳架墊片,讓愛車站得更穩,我自己也買了一個來嚐鮮。XD

晚上阿茅也騎了他的新戰駒來到店裡,大家一起研究馬鞍袋使用。坐在地上就是隨性,這也是我們的風格! 結語: 我們從早上八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11點才結束, 包括更進一步旅行諮詢、車子組裝、調整設定、變速煞車正確使用、 破胎掉鏈等狀況排除、大對大小對小退檔起步等單車術語。 這台旅行車將陪伴修進行一場長達半年的華麗冒險,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與他討論細部配置,並且說明不同的選擇,會有什麼樣的功用及差異性, 就如同我們在一開始所說的那樣,沒有最好的旅行車,只有最適合的,

每一台旅行車都有他自己的故事,那麼,你的呢?

下一集,又是個趁著畢業空檔當兵前夕要去歐洲流浪的年輕人,這一次他選的是彎把配End bar, 他的故事又是什麼呢?期待他的華麗冒險!

Categorie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