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Takashi Alashi

GOPRO心得

期待已久的GOPRO 4 SIiver,已經入手2個多禮拜了。 這段時間拍了三部試做品,也有了一點點小小心得。 第一部片是沿著景美河濱,從政大後門的恆光橋上明德宮遠眺信義101。

第二部片是參加羅馬公路挑戰賽拍的賽事集錦,路線是沿著石門水庫騎一圈。

我用了固定式及活動式這兩種方法來拍攝影片, 固定式是裝在車手(前視角)、坐墊下(後視角)以及安全帽上(前後皆可)、身上綁帶 ;活動式則是用手持自拍棒來架設攝影機。 歸納來說: 活動式: 手持自拍棒攝影自由度最高也最方便, 像是拍攝眼前景物移動、同行夥伴騎車、車輪前進、踏板轉動之類的鏡頭時,就非常好用。 除了在劍拔駑張的自行車賽事中,考慮安全因素,無法使用自拍棒外, 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畫面中沒有穩定的本體(攝影者跟被攝物都在移動), 影片晃動度太大,很難讓人專心注視著影片的進行。 憋氣10秒、腋下夾緊、手腕靠著車手把都是個不錯的穩定方法。 固定式: 將GOPRO固定在單車或是人身上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, 我使用的是TOPEAK RideCase Mount RX with SC Adapter 可將GOPRO 架設在車手(前視角)、坐墊下(後視角), 還可以將Iphone 手機架在車把手處,在旅途中查詢地圖資訊, 或是打開藍芽利用iphone的螢幕遙控GOPRO構圖,非常實用。

架在安全帽上,也是個不錯的方法,人的身體可以吸收來自地面的震動,減少畫面晃動的不適感。 通常,必須要將安全帽綁帶調整得非常緊(甚至是緊到下巴有點不舒服的程度), 才能穩定攝影機,另一方面,頭部的不自覺擺動也會影響畫面的穩定性, 留三分之一的比例,讓安全帽(或者是車把手)等固定式的物品出現在畫面中, 可使畫面穩定不少,增加可看性。 如果有多隻GOPRO可供取景,固定式架設GOPRO是個很不錯的選擇, 然而只有一隻攝影機時(大部份的休閒玩家應該都只有一隻), 光是不斷地拆裝GOPRO改變取景的角度,就令人相當頭痛。 YOUTUBE上光鮮華麗,精彩刺激,令人血脈噴張的GOPRO廣告影片, 製作背後都是投入難以估計的資源、時間、心力才能製作完成, 光是GOPRO攝影機就要準備個5隻、10隻甚至是20隻以上。 我的心得 這趟旅程,除了用E-M1錄影外,還會用車上固定座。 為求畫面的豐富性,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,使用自拍棒是最方便的做法, 一個角度的取景,我通常都會拍個30秒、60秒(當然,當中要記得換氣,不然會頭暈目眩), 回到家後再反覆檢視,挑選畫面較穩定或是構圖比較合乎比例原則的片段。 礙於盲拍(沒有取景構圖)的關係,有時真的會挑不到心中滿意的素材, 還是只能屈就於一些不完美的片段,有些晃動,構圖不夠工整的,都是可以接受的。 當然我們可以重複拍個10次、20次,或是把ipad、iphone藍芽打開來遙控GOPRO, 千辛萬苦喬好角度後,再按下快門,開始攝影,不夠滿意,再來個兩、三次。 然而,重複個幾次後,開心出遊旅行的心情,大概也冷卻了一半, 甚至會造成與同伴的爭吵失和,顧此失彼。 畢竟影像的紀錄只是輔助,在於忠實呈現冒險旅行的過程, 最重要還是用心去感受旅途中美好的一切,開心最重要。 原先一開始想拍一部媲美GOPRO廣告的單車旅行紀錄片的滿腔熱血,到後來也做了一些調整。 在自己實際上路拍攝後,才發現原來好的影片得來是如此不易, 製片背後都是投入難以估計的資源、時間、心力。 沒有自己實際動手做過,是沒有辦法體認別人的辛苦及努力。 如人飲水,冷暖自如。 結論 在一個很重要的場景, (噓~現在還不能告訴你們,要拍什麼,a secret makes woman woman : ) 我會空出一天的時候,集中精神在拍攝影片,當天不觀光,不玩樂,不騎車。 其他時間就好好騎車旅行,用心感受冰島的一切,紀錄只是輔助。 遠大的紀錄片夢想就留在明年的,續-北北印拉達克, 千山我獨行,不必相送。 以上,報告完畢。 P.S 很想再買一台Gopro 4 black 還有空拍機,現階段還處於想想而已的階段,將希望放在明年。

Categorie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